图书介绍
劳动合同法社会效果与应对策略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徐道稳,吴伟东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48239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68页
- 文件大小:106MB
- 文件页数:280页
- 主题词:劳动合同-合同法-社会效应-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劳动合同法社会效果与应对策略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研究背景:关于劳动合同法的争论1
一、关于立法宗旨的争论1
二、关于对企业的影响的争论3
第二节 问题、思路和方法5
一、问题的提出5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10
第三节 基本概念和分析框架12
一、法律效果12
二、劳动合同法的社会效果14
三、“法律-社会”分析框架15
第四节 本书的结构和主要观点16
一、本书的结构16
二、本书的主要观点17
第二章 劳动者的客观状态和主观认知21
第一节 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21
一、劳动关系中的交换理论21
二、劳动力的社会结构性22
三、职业系统中的资源获取24
第二节 劳动合同签订状况26
一、文献回顾和研究假设26
二、劳动合同签订状况及其影响因素28
三、研究结论和建议34
第三节 劳动合同的权益保护效应36
一、文献回顾和研究假设36
二、工资收入的最优尺度回归分析37
三、参加养老保险的Logistic回归分析38
四、研究结论40
第四节 劳动者对劳动合同法的主观认知41
一、对劳动合同的主观认知41
二、对劳动权益的主观认知43
第三章 用人单位的应对48
第一节 劳动关系中的用人单位行为49
一、劳动力资源状况49
二、生产要素偏好52
三、社会结构53
四、行为者互动55
第二节 劳动合同法与企业用工成本56
一、显性成本56
二、隐性成本60
第三节 管理模式的转变61
一、“经济人”假设下的人事管理模式61
二、从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65
第四节 用工方式的调整68
一、劳务派遣的滥用68
二、滥用劳务派遣的原因69
三、解决问题的法律措施71
四、博弈还将持续73
第五节 应对行为的企业差异75
一、行业类别77
二、企业规模82
三、经营效益85
四、差异存在的综合分析88
第四章 政府的强与弱93
第一节 劳动关系中的政府角色93
一、劳动关系的传统控制方式93
二、政府对劳动关系的介入95
第二节 劳动合同法对政府角色的强化96
一、改革开放后的政府角色96
二、劳动合同法中的政府角色98
三、政府强势角色的两面性100
第三节 全球化背景下政府在调整劳动关系时的两难处境101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劳动关系101
二、我国的现实状况105
第四节 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的政府行为109
一、中央政府的政策行动109
二、地方政府的行为差异113
第五节 重构政府在三方协调机制中的角色116
一、我国三方协调机制的现状116
二、合理配置工会和政府的职能118
第五章 工会职能的强化与转型123
第一节 劳动关系中的工会角色123
一、工会的独特角色123
二、工会的现代发展125
第二节 中国工会的性质和职能127
一、中国工会的性质127
二、中国工会的职能130
第三节 劳动合同法对工会职能的强化133
一、劳动法中的工会职能133
二、劳动合同法中的工会职能134
第四节 劳动合同法下工会职能的实现程度138
一、劳动者入会率138
二、劳动者对工会的认知142
第五节 新形势下中国工会面临双重转型145
一、中国工会在新形势下的转型压力145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工会转型147
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工会转型148
第六章 劳动合同法实施过程中的司法回应152
第一节 司法能动抑或司法回应?152
一、什么是司法能动主义?152
二、中国语境中的能动司法155
三、司法回应是司法实践的功能常态158
第二节 基层法院的司法回应160
一、劳动争议司法提前介入制度161
二、劳动争议司法提前介入的成效和困境165
三、基层法院的司法理性167
第三节 地方法院的司法回应171
一、高级法院的司法回应:以广东省为例172
二、中级法院的司法回应:以深圳市为例176
三、地方法院司法回应的社会效果179
第四节 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回应184
一、发布指导意见184
二、出台司法解释186
三、最高人民法院的社会福利功能189
第七章 和谐劳动关系的生成194
第一节 调整劳动基准结构195
一、劳动基准的含义195
二、我国劳动基准的高低之争196
三、劳动基准体系的结构调整198
四、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调整的重点199
第二节 建立有效的集体谈判制度201
一、集体协商的现状和问题201
二、集体谈判协同模式的出现203
三、从协同模式到自治模式207
第三节 完善失业保险制度210
一、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现状与问题210
二、美国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的实践经验214
三、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发展的建议215
第四节 发挥劳工NGO的积极功能217
一、国际劳工NGO在中国的活动218
二、国内劳工NGO的艰难成长221
三、改善劳工NGO的制度环境223
四、加强劳工NGO的能力建设224
第五节 倡导企业社会责任226
一、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形成和发展226
二、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在我国的实践229
三、促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途径232
参考文献235
附录1:劳动者调查问卷252
附录2:访谈提纲263
后记267
热门推荐
- 2252569.html
- 1621091.html
- 3622318.html
- 2566415.html
- 1867157.html
- 1274736.html
- 48385.html
- 1239921.html
- 2534610.html
- 13040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657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681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277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622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797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143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737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855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145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92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