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网络谣言应对与舆情引导【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姜胜洪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09749555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61页
- 文件大小:84MB
- 文件页数:374页
- 主题词:互联网络-谣言-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网络谣言应对与舆情引导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1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6
三 研究思路与内容17
第一章 网络谣言:不容忽视的负面舆情18
第一节 网络谣言的内涵19
一 “谣”和谣言的辞源学分析19
二 关于谣言的几种界说23
三 谣言与流言、谎言、传言等的关系27
四 网络谣言的内涵33
第二节 网络谣言的分类及特点36
一 网络谣言的分类37
二 网络谣言的特点40
第三节 网络谣言是舆论的畸变形态45
一 网络舆情的概念45
二 网络舆情向网络舆论的转化53
三 网络谣言反映了民众负面舆情54
四 网络谣言是社会舆论的否定形式55
第二章 追本溯源:网络谣言的形成机理57
第一节 网络谣言的传受者58
一 网络谣言的传播者58
二 网络谣言的接受者66
第二节 网络谣言的生成机理72
一 信息缺位与民众谣言传播心理72
二 外部环境的变化与民众不安全感75
三 谣言披上“科学外衣”与民众科学素养偏低77
四 社会公信力危机与民众的不信任感80
五 媒体失范与谣言绑架真相85
六 少数“意见领袖”和“网络推手”制造、传播不实信息88
七 商业利益的不良驱动91
八 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互联网造谣生事92
第三节 网络谣言的演变规律98
一 网络谣言的形成期99
二 网络谣言的高潮期100
三 网络谣言的衰退期100
四 网络谣言的拖尾期101
第三章 随波逐流:网络谣言的传播机制105
第一节 网络谣言的传播机制105
一 关于谣言产生和传播的若干理论106
二 网络传播的基本形态112
三 网络谣言的传播渠道和传播模式116
第二节 微博中的谣言传播122
一 微博信息传播的特点123
二 微博谣言传播的原因126
三 微博谣言的演化机理129
四 微博对谣言的“自净化”138
第三节 网络政治谣言的传播机制142
一 网络政治谣言的分类及其内容143
二 网络政治谣言的传播特征145
三 网络政治谣言传播的社会危害147
第四章 高度关注:网络谣言与群体性事件158
第一节 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谣言蔓延的原因158
一 群体性事件的界定159
二 群体性事件是舆情的特殊表现形式162
三 群体性事件表现形式及主要特点163
四 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谣言蔓延的主要原因167
五 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谣言的传播机制172
第二节 网络谣言影响群体性事件的过程173
一 典型案例173
二 网络谣言影响群体性事件的过程182
第三节 群体性事件网络谣言应对中存在的问题185
一 舆情主客体各方存在的不同问题186
二 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谣言的社会危害191
第五章 传承借鉴:中国古代和国外治理谣言的经验与启示194
第一节 我国古代政府与官员对政治谣言的防控194
一 重视民心 关注舆情195
二 运用刑罚手段遏制谣言的不同方针202
三 谣言防控及其舆情疏导的成败教训204
四 端正为政者对待政治性谣言的态度206
五 提高人们对政治性谣言的认识力210
第二节 国外治理网络谣言的经验与启示212
一 治理网络谣言的主要策略213
二 利用民意调查了解和影响民意228
三 国外治理网络谣言经验对我国的启示231
第六章 有效应对:舆情客体的责任与举措235
第一节 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236
一 改进工作作风,密切干群关系236
二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切实保障群众利益242
三 保障民生需求,维护群众利益244
第二节 加强信息公开和权威发布246
一 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增强社会透明度246
二 建立网络谣言预警研判机制249
三 主动出击,消除谣言生存的空间251
第三节 全方位重塑政府公信力256
一 正确认识网络舆情与政府公信力的关系257
二 提高群众的认同度257
三 重塑政府公信力262
第四节 善用政务微博应对网络谣言267
一 政务微博在突发事件中的作用268
二 正确运用政务微博应对网络谣言270
第七章 同心同德:舆情主体的理性与素养275
第一节 顺应政府对网络舆情的引导275
一 支持政府构建不同阶段的网络舆情引导机制276
二 配合政府完善网络舆情的引导措施277
三 积极参加引导规范媒体行为284
第二节 提高网络道德素养和公民责任意识285
一 提高媒介素养,遵守信息道德285
二 增强理性思维,提高信息辨别能力287
三 提升媒体从业人员的素质289
四 党员干部严格管好自己289
五 全方位提升民众素养290
六 提高青少年辨别网络谣言的能力292
第三节 提升媒体的网络舆论引导能力297
一 加强马克思主义网上阵地建设297
二 提高新闻媒体的敏锐性300
三 构建适应网络环境的谣言防堵机制302
第四节 加强网络谣言传播的自律304
一 加强网络谣言传播的行业自律305
二 加强新闻报道中的媒体自律305
三 加强公众自我传播约束309
第八章 依法掌控:在网络舆情清波中不容谣言泛滥313
第一节 依法打击和惩治网络上的造谣传谣行为313
一 网络绝非“法外之地”314
二 依法惩治网络谣言是依法治国的具体体现316
三 散布网络谣言适用的法律法规319
四 现行惩治网络谣言的法律法规有待完善321
五 完善相关立法震慑网络谣言322
六 依法打击和惩治网络造谣传谣行为326
第二节 提高依法防谣治谣的技术水平327
一 网络谣言监管面临技术困境328
二 加强互联网技术领域开发创新329
三 实行网络实名制331
第三节 依法加强互联网管理334
一 互联网成为西方推行其意识形态的手段335
二 依法管理互联网已成各国惯例336
三 进一步强化政府对互联网的依法管理339
参考文献343
索引351
后记360
热门推荐
- 3705447.html
- 2059717.html
- 3229379.html
- 2253293.html
- 3657459.html
- 3873642.html
- 619035.html
- 2765511.html
- 2489242.html
- 10667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941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653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117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279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67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042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455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719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51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49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