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美学的历史演进及其现代转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刘方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巴蜀书社
- ISBN:7806597859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13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440页
- 主题词:美学史-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美学的历史演进及其现代转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导论 理论预设与终极目标:中西美学的根本差异1
目录1
第一章 从创世神话看中国文化特性与审美精神1
一 中西美学在理论预设上的根本差异2
一 从创世神话所体现的宇宙论看中西文化特性与审美精神4
二 从创世神话所体现的形而上学观看中西文化特性与审美精神6
三 从创世神话所体现的自然观看中西文化特性与审美精神7
二 中西美学在终极目标上的根本差异9
四 从创世神话所体现的人生观看中西文化特性与审美精神11
第二章 口头文化/书写文化与审美文化的生存样态——从史诗问题所反映的语言文化与权利关系透视中西审美发展的不同道路18
一 古代中国、希腊诗歌的产生、流传与口头文化/书写文化25
二 文字与权利:书写文化的产生与口头文化的消亡31
三 口头文化/书写文化与文学生存样态37
四 荷马史诗得以保存的特殊机缘与生存机制40
第三章 孔子美学思想的理想境界、乐观精神及其深远意义与影响44
一 “游”:最高的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45
二 “乐”:生命的愉悦与坚韧51
第四章 简论荀子对儒家诗学思想制度化建构的重要作用——以《诗》的经典化与制度化为例58
第五章 庄子美学:自由的审美境界与审美的超越途径70
第一节 自由的审美境界70
一“游”——理想的人生境界与最高的审美境界71
二 “游”——审美的生存方式76
第二节 审美的超越途径85
一 庄子与海德格尔:中西哲学的两种向度85
二 “忘”——从审美态度到审美境界90
第六章 儒家“诗教”说思想的原本真实103
一 他者眼光下对于儒家“诗教”说思想的遮蔽及其方法论问题103
二 “诗教”说思想的历史还原115
三 “儒”的原初(源初)含义与“诗教”说的提出125
第七章 儒家“诗教”说话语的建构、功能、意义与影响140
一 儒家“诗教”说理论产生的社会政治与文化思想背景140
二 儒家“诗教”说作为私人话语的最初形成147
三 “诗教”理论作为国家意识形态权力话语之一部分的建构及其制度性生产152
四 “诗教”理论在汉代的广泛运用与成为具有终极依据特征的权力话语165
第八章 “诗教”说的艺术社会学研究172
一 “诗教”说理论的中国传统文论特质172
二 儒的演化与儒家“诗教”说的提倡178
一 儒家“诗教”说理论作为意识形态霸权话语的功能188
第九章 儒家诗学理论话语与审美意识形态的生产与颠覆——《诗大序》文本的再认识与再探讨188
二 儒家“诗教”说理论作为意识形态霸权话语的潜在颠覆性197
第十章 支遁佛玄美学思想及其历史地位207
一 支遁:诗性气质的人生与诗化哲学特征的思想208
二 审美境界:从精神世界落实到现实人生217
三 “支理”:逍遥游新论228
第十一章 禅宗美学的人间化与士大夫化236
一 禅宗美学的人间化236
二 荷泽宗:禅宗美学的士大夫化243
三 洪州宗:彻底本土化的禅宗美学的建构249
四 分灯禅:晚唐五代后禅宗美学的发展嬗变257
第十二章 诗性栖居的永恒感、可能性与日常化——禅宗美学对中国美学的丰富与深化260
一 生死问题与超越途径260
二 士大夫的普遍参禅与生死解脱264
三 人生诗意化与生死的审美解脱271
四 “万古长空,一朝风月”275
第十三章 皎然禅宗诗歌美学思想初探282
一 唯美的艺术追求与诗之多义的探索282
二 提倡创新的禅宗精神与风格范型的理论建构290
三 精心苦思而达自然与“不睹文字”的禅境理想295
四 适度与避俗300
第十四章 从一则佛教故事的产生看佛教与中国传统审美观念的互动、整合与变异304
一 文化观念冲突中的佛教故事304
二 “延州妇人”故事产生的文化语境308
三 故事的叙事策略与文化传播中审美观念的变异315
第十五章 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323
一 传统美学与现代美学323
二 中国传统美学的性质、特征与20世纪中国美学328
三 中国传统美学范畴、话语及文体与20世纪中国美学334
第十六章 从王国维到钱钟书——中国现代美学学术话语的创造性建构337
一 中国现代美学学术话语的开创338
二 中国传统美学理论话语表达方式与文体形态的创造转换348
第十七章 论中国美学的合法性危机与范式转型363
一 中国美学学科建立的学理背景与文化语境363
二 中国现代美学学科的建构365
三 对于中国美学合法性的质疑366
四 “典范转移”与新范式的建构370
第十八章 20世纪中国美学研究范型与方法的省思373
一 20世纪中国美学的历史建构与潜在问题373
二 整体、进步叙事模式的质疑与重建复杂的历史叙事379
主要参考文献387
热门推荐
- 2488874.html
- 3122564.html
- 2866980.html
- 2045682.html
- 2981014.html
- 3317670.html
- 1329767.html
- 359308.html
- 849558.html
- 38747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592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677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628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697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862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88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147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572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522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28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