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白领金领红领办公知识一本通【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白领金领红领办公知识一本通
  • 李青簃编著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31660613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03页
  • 文件大小:130MB
  • 文件页数:424页
  • 主题词:办公室工作-基本知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白领金领红领办公知识一本通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办文篇3

第一章 文书处理常识3

一、文书的含义与构成要素3

二、文书的特点3

三、文书的作用3

四、文书的分类4

五、文书行文关系5

六、文书行文方式5

七、文书行文规则5

八、文书处理的含义与作用6

九、文书处理的特点6

十、文书处理的原则7

十一、发文办理的程序和要求7

十二、收文办理的程序和要求9

十三、纸介质文书管理11

十四、电子文书管理14

十五、档案管理常识17

第二章 公文拟制常识22

一、公文的含义与种类22

二、部分公文文种的区别27

三、公文主题29

四、公文材料30

五、公文结构31

六、公文语言33

七、公文标题的拟制36

八、公文校核的原则与要求38

九、公文的文面格式39

第三章 公文写作知识44

一、请示的写作知识44

二、批复的写作知识45

三、报告的写作知识47

四、函的写作知识49

五、通知的写作知识50

六、通报的写作知识52

七、通告的写作知识54

八、公告的写作知识55

九、公报的写作知识56

十、决议的写作知识57

十一、决定的写作知识58

十二、命令(令)的写作知识60

十三、通令的写作知识61

十四、指示的写作知识62

十五、意见的写作知识63

十六、条例的写作知识64

十七、细则的写作知识65

十八、办法的写作知识66

十九、规定的写作知识67

二十、会议纪要的写作知识68

二十一、代表建议的写作知识70

二十二、议案的写作知识71

二十三、提案的写作知识72

二十四、建议案的写作知识73

第四章 事务文书写作知识74

一、工作计划的写作知识74

二、工作方案的写作知识75

三、工作总结的写作知识76

四、述职报告的写作知识78

五、竞聘报告的写作知识78

六、祝词与贺词的写作知识79

七、感谢信与表扬信的写作知识80

八、建议书与倡议书的写作知识81

九、欢迎词与欢送词的写作知识81

十、答谢词的写作知识82

十一、祝酒词的写作知识82

十二、简报页面格式与简报稿的写作知识83

十三、启事的写作知识85

十四、邀请信(函)的写作知识86

十五、请柬的写作知识86

十六、大事记的写作知识87

第五章 规章性文书写作知识90

一、章程的写作知识90

二、制度的写作知识91

三、守则的写作知识92

四、规则的写作知识93

五、公约的写作知识93

第六章 商务文书写作知识95

一、市场调查报告的写作知识95

二、市场预测报告的写作知识96

三、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写作知识97

四、招标书的写作知识99

五、投标书的写作知识100

六、合同的写作知识101

七、协议书的写作知识103

八、意向书的写作知识104

九、项目建议书的写作知识105

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写作知识106

十一、订货单的写作知识107

十二、商品说明书的写作知识108

第二编 办会篇113

第七章 会议常识113

一、会议的含义与功能113

二、会议的特点113

三、会议的构成要素113

四、会议类型的划分114

五、常见会务工作机构115

六、会务工作机构内设各组的职责115

第八章 会议策划119

一、会议策划的内容119

二、确定会议主题的原则119

三、确定会议议题的原则与程序119

四、选择会议方式的依据120

五、确定会议召开时间与会期的原则120

六、安排会议议程与日程的原则121

七、确定参会人员的原则121

八、参会人员的权利与义务121

九、选择会议地点的原则122

十、设计会议报告、讲话和发言的原则122

十一、策划会议应考虑的主要问题123

十二、策划会议需注意的问题123

十三、会议策划方案的申报与审批123

十四、会议的主办与承办124

第九章 会议筹备127

一、会议室预定表的主要内容127

二、会议通知的方式与内容127

三、会议嘉宾的邀请128

四、会议证件的种类128

五、会议指示性标识128

六、会议文件、资料的准备129

七、会议用品的准备129

八、会场布置130

九、会议的桌次、座次安排131

十、小型会议会场布置与座次安排133

十一、安排候会、住会134

十二、安排参会人员食宿134

十三、会议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135

十四、会议筹备工作的督促与检查136

十五、对会议工作人员的培训137

第十章 会中工作138

一、接站138

二、会议报到与签到138

三、引导与会人员就座138

四、分发会议文件、资料138

五、会议值班工作139

六、会议联络工作139

七、接待新闻媒体140

八、主持会议的技巧140

九、提示会议进程的方法141

十、会议选举中的服务工作141

第十一章 会后工作144

一、为会议代表返程服务144

二、会议文件资料的收集与归档144

三、清退会议文件资料145

四、整理会议室的要求145

五、会议总结的原则与内容145

六、会议评估的主要内容与方法146

七、收集反馈会议精神的传达贯彻情况147

八、促进会议决议和决定的落实147

第十二章 商务会议常识148

一、商务会议的含义与类型148

二、股东大会常识148

三、董事会常识153

四、监事会常识157

五、总经理会议常识161

六、团队会议常识162

七、展会常识164

八、招商会议常识166

九、经济贸易洽谈会常识167

第十三章 电话会议、视频会议与新闻发布会常识169

一、电话会议常识169

二、视频会议常识169

三、新闻发布会常识172

第十四章 会议中的信息工作175

一、会议信息工作的意义175

二、会议信息分类175

三、会议信息的收集176

四、会议信息收集的阶段性任务176

五、会议信息的加工177

六、会议信息的传递方法178

第十五章 会议文书写作知识179

一、会议方案的写作知识179

二、会议(预备)通知的写作知识180

三、会议通知的写作知识180

四、会议手册的基本内容181

五、会议规则的基本内容181

六、会议主持词的写作知识182

七、会议开幕词的写作知识183

八、会议闭幕词的写作知识184

九、会议讲话稿的写作知识185

十、会议报告的写作知识186

十一、会议记录的写作知识188

十二、会议简报稿的写作知识190

第十六章 会议经费管理191

一、会议预算191

二、会议收入预算191

三、会议支出预算192

四、会议成本控制192

五、会议经费使用的监督内容与方法193

第三编 办事篇197

第十七章 办公环境管理197

一、办公环境的含义与分类197

二、安排办公场所需考虑的因素197

三、办公室的类型197

四、优化办公环境的措施198

五、现代办公模式及其选择依据199

六、健康、安全办公环境的基本要求199

七、现代化办公环境的规划设计要求200

八、常见办公环境的健康与安全隐患201

九、排除办公室安全隐患的措施201

十、安全隐患检查表的设计201

十一、设备故障检查表的设计202

十二、正确处理办公环境中的突发事件202

十三、办公环境中的软环境建设203

第十八章 办公设备与物品管理204

一、办公设备和物品采购发放程序204

二、大型办公设备采购程序204

三、政府采购的招标程序205

四、库存管理基本知识208

五、办公资源的调剂使用208

六、常用办公设备的使用与维护209

第十九章 经费与资金管理220

一、预算220

二、决算222

三、预决算报告222

四、现金和支票的使用与报销224

五、公务卡使用常识225

第二十章 工作时间与工作计划管理226

一、工作时间管理的含义与理论226

二、工作时间管理的方法226

三、工作时间管理十一条金律228

四、工作时间管理的一般程序229

五、工作时间表229

六、工作承办周期制230

七、工作日志230

八、工作计划231

九、工作目标管理232

第二十一章 印信管理234

一、印章的使用管理234

二、介绍信的使用管理236

第二十二章 收发与通信工作238

一、邮件处理238

二、传真发送与接收239

三、电话事务239

第二十三章 值班工作242

一、值班工作的含义与分类242

二、值班人员的主要职责242

三、值班表格的种类与设计方法243

四、值班工作中的公务接洽244

五、值班工作制度244

六、突发事件信息的报告244

第二十四章 为领导服务246

一、协助领导人确立工作目标246

二、协助领导人安排工作计划246

三、协助领导人编制工作时间表247

四、协助领导人提高时间使用效率247

五、协助领导人记载工作情况247

六、协助领导人安排会议和重要活动247

七、陪同领导人出访或旅行248

八、领导人出行期间辅助人员未随从时的工作248

九、为领导人挡驾249

十、中止领导人会客、会谈249

十一、为领导人制订旅行计划250

十二、为领导人预支和报销差旅费250

十三、完成领导人临时交办的事项250

十四、为领导人作好文字记录251

十五、速记基础知识251

第二十五章 参谋咨询254

一、参谋咨询的含义与特点254

二、参谋咨询的方式与方法254

第二十六章 信息工作256

一、信息的含义与特征256

二、信息工作的作用256

三、信息的分类257

四、信息与新闻的异同257

五、信息服务的总体要求258

六、信息工作的程序与方法258

七、信息校核的原则与方法259

八、信息编写的基本方法259

第二十七章 调查研究261

一、调查研究的含义与课题来源261

二、调查研究的程序261

三、调查的方法261

四、调研方案的主要内容262

五、撰写调研提纲的要求262

六、调研报告的撰写263

第二十八章 督办检查265

一、督办检查的含义与作用265

二、督办检查的分类265

三、督办检查工作的程序265

四、督办检查工作的方式266

五、督办检查注意事项266

六、督办检查工作常用文书266

第二十九章 议案、建议、提案、建议案的审议与办理270

一、人大议案的提出与审议270

二、人大代表建议的提出与审议271

三、政协提案的提出与立案272

四、政协建议案的提出与审议273

五、政府及政府部门对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的办理273

六、政协建议案的办理276

七、其他提案、议案、建议案的审议与办理276

第三十章 公务接待277

一、公务接待的含义与构成要素277

二、公务接待的特征277

三、公务接待的分类277

四、公务接待的原则278

五、公务接待的程序278

六、公务接待规格的确定278

七、公务接待方案的制订279

八、公务接待的实施280

九、宴会桌次与座次安排280

十、对外交往的基本原则281

十一、接待外宾的原则281

十二、接待外宾的一般程序282

十三、接待外宾注意事项282

第三十一章 商务活动组织安排284

一、商务活动的含义与类型284

二、商务参观、考察活动的组织安排284

三、会见与会谈的组织安排285

四、谈判活动的组织安排287

五、函电谈判289

六、签约仪式的组织安排290

七、开业或落成仪式的组织安排291

八、奠基仪式的组织安排293

九、开工仪式的组织安排294

十、交接仪式的组织安排295

十一、颁奖仪式的组织安排295

十二、捐赠和赞助仪式的组织安排296

十三、联欢会的组织安排297

十四、大型团队旅行活动的组织安排298

十五、出国出境考察注意事项300

十六、招商引资活动的主要形式301

第三十二章 网站建设与管理302

一、网站的含义与分类302

二、网站的作用302

三、建立网站的方法303

四、网站设计的原则304

五、网站的管理304

第三十三章 保密工作305

一、保密工作的含义与意义305

二、秘密事项的范围305

三、秘密事项的层次划分305

四、保密工作的特点306

五、保密工作的重点306

六、保密工作部门和人员的主要任务306

七、保密工作措施306

八、《保密法》的基本内容和适用范围307

九、保密工作的方针308

十、保密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308

十一、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308

十二、国家秘密事项的解密308

十三、秘密载体的种类308

十四、销毁秘密载体的要求308

十五、对复制、复印、摘抄、汇编密件的规定308

十六、威胁计算机保密安全的主要因素309

十七、涉密计算机口令的设置309

十八、发生泄密事件时的应对措施309

十九、泄密事件查处工作的基本要求309

二十、对为境外提供国家秘密或情报者的惩处310

二十一、对泄密责任者给予行政处分的标准310

二十二、保密工作检查310

二十三、预防商业秘密被侵害的方法310

二十四、保密教育的主要内容311

二十五、通信泄密隐患311

二十六、手机通信保密管理规定311

第三十四章 工作沟通与协调312

一、工作沟通协调的含义与作用312

二、人与人之间产生冲突的原因312

三、信息沟通的渠道312

四、信息沟通的方式和适用场景313

五、信息沟通的要求313

六、有效沟通的原则313

七、有效沟通的策略313

八、纵向沟通314

九、横向沟通314

十、团队中的有效沟通315

十一、网络沟通316

十二、跨文化沟通318

十三、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318

十四、导致沟通失败的常见原因319

十五、协调工作319

第三十五章 公共关系322

一、公共关系的含义与本质322

二、我国公共关系发展的原因与基础322

三、公众关系的职能322

四、公共关系三要素322

五、公共关系的主体322

六、公共关系的对象323

七、公共关系的传播要素与方式323

八、组织形象的管理323

九、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324

十、公共关系的基本程序324

十一、政府公共关系325

十二、企业公共关系326

十三、社团公共关系327

十四、公共关系危机的处理327

第三十六章 信访接待与处理328

一、信访接待处理的含义与意义328

二、信访案件的特点328

三、信访接待处理的原则328

四、信访接待处理的程序329

五、信访处理的一般方法329

六、特殊信访案件的处理329

七、反映信访情况的方式330

八、信访信息的利用331

九、接待信访咨询331

第四编 素质篇335

第三十七章 道德修养335

一、道德的含义与作用335

二、我国传统道德标准335

三、职业道德335

四、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337

五、职业守则337

六、职业道德修养337

七、做人的层次338

八、心量339

九、处事态度340

十、涵养340

十一、自制341

十二、责任感341

十三、做人的规矩342

十四、做人的艺术342

第三十八章 礼仪规范343

一、礼仪的含义与功能、类别343

二、容貌礼仪343

三、姿态礼仪344

四、服饰礼仪348

五、介绍的礼仪351

六、称呼礼仪352

七、握手礼仪352

八、交换名片的礼仪353

九、语言礼仪354

十、演讲礼仪355

十一、拜访与接访礼仪355

十二、观看文艺演出的礼仪358

十三、参加舞会的礼仪358

十四、宴会礼仪359

十五、国外的特殊礼仪363

第三十九章 学习进取364

一、学习的含义364

二、学习的功能与作用364

三、学习的价值364

四、学习的本质364

五、学习的特征364

六、学习的类型365

七、学习理论的流派366

八、当代学习理论的主流368

九、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中的两个系统369

十、认知主义理论对学习内容的划分370

十一、认知主义理论对学习阶段的划分370

十二、认知主义理论对学习过程的解释370

十三、学习的一般规律371

十四、学习的迁移371

十五、学习的诉求373

十六、学习目标的设定373

十七、学习的理念374

十八、学习的主体374

十九、学习的客体374

二十、学习的内容375

二十一、学习动机来源与目标体系375

二十二、知识结构的优化375

二十三、素质与能力结构的优化377

二十四、常见的学习方法378

二十五、学习的策略379

二十六、创建学习型个人380

二十七、创建学习型组织381

附录387

附录一 参考文献387

附录二 秘书国家职业标准(2006版)38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