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台湾涉漳旧地名与聚落开发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台湾涉漳旧地名与聚落开发 上
  • 谭培根主编;涂志伟著 著
  • 出版社: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543849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1148页
  • 文件大小:382MB
  • 文件页数:117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台湾涉漳旧地名与聚落开发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册)1

第一章 历史上对台湾的认识与台湾地名沿革1

第一节 夏商至南北朝对台湾的认识与称呼4

第二节 隋唐时对台湾的认识与称呼7

第三节 宋元时对台湾的认识与称呼10

第四节 明代对台湾的认识与称呼17

一、洪武年间至正德年间对台湾的认识与称呼:大小琉球的区分17

二、嘉靖年间至隆庆年间对台湾的认识与称呼:小琉球的专称及鸡笼诸山的出现27

三、万历年间对台湾的认识与称呼:从鸡笼、淡水到东番、北港45

四、天启、崇祯年间对台湾的认识与称呼:从东番、北港到大员、台湾79

第五节 明万历末年赤崁地名由来109

一、明万历末年漳浦人赵若思在台湾赤崁筑城谋反之举109

二、赵若思被招为为明水标中军左翼把总背景及筑城时间113

三、明廷福建官府与屯据东番的海上武装集团118

四、明廷福建官府有意在台湾驻兵屯垦122

五、赵若思在台湾赤崁修筑城堡的方式124

六、荷兰人于天启四年在大员筑城,崇祯二年筑赤嵌城127

第六节 清代对台湾的称呼133

一、清顺治年间对台湾的认识与称呼:海隅、台湾、大员133

二、清康熙年间对台湾的认识与称呼:从东都到台湾的正式定称147

第七节 台湾行政区划的发展变化161

第二章 漳台地名形成的闽南文化特征与比较171

第一节 漳台地名形成的政治、军事特征172

一、漳台地名形成的政治因素173

二、漳台地名形成的军事因素181

第二节 漳台地名形成的移民聚落发展特征188

一、漳台冠籍、冠姓聚落地名188

二、漳台与寺庙有关聚落地名200

三、漳台与土著居民有关聚落地名202

第三节 漳台地名形成的社会经济因素特征212

一、漳台体现开垦的聚落地名212

二、漳台体现水利设施的聚落地名217

三、漳台体现行业街的聚落地名220

四、漳台体现专业生产场地的聚落地名222

第四节 漳台地名形成的地形地物、动植物、气候等特征233

一、漳台体现山区地形地物特征的聚落地名234

二、漳台体现平原地形地物特征的聚落地名242

三、漳台体现湖海河川地形地物特征的聚落地名244

四、漳台体现地形地物特殊用字的聚落地名248

五、漳台体现动植物、气候特征的聚落地名250

第五节 漳台地名层次形成的语言、文化现象256

第六节 台湾涉漳聚落地名的特点263

一、漳州人迁徙台湾的四次高潮263

二、聚落与台湾涉漳地名272

三、台湾涉漳聚落地名的特点274

第三章 台湾冠籍的涉漳旧聚落地名289

第一节 移自漳州府的台湾涉漳旧聚落地名292

一、漳州寮(新北市林口区东林里)294

二、漳州街(台北市中正区)295

漳州街(彰化县鹿港镇顶厝里)295

三、漳洲里(台南市佳里区)296

四、漳和庄(新北市中和区)302

中和区(新北市)302

永和区(新北市)304

漳和里(新北市中和区)304

漳和里(南投县南投市)305

五、漳兴里(南投县南投市)305

漳兴(宜兰县礁溪乡林美村)306

六、漳福庙(宜兰县礁溪乡龙潭村)306

漳福路(宜兰县礁溪乡龙潭村)308

第二节 移自龙海市的台湾涉漳旧聚落地名308

一、龙溪310

龙溪天上圣母碑(屏东县屏东市慈凤宫)310

龙溪花园(桃园县大溪镇)313

龙溪(花莲县木瓜溪支流)313

二、柳营区(台南市)314

三、姜林龙泰堂(台南市下营区下营里)317

四、学甲慈济宫(台南市学甲区)320

五、白礁亭(台南市学甲区西进里)323

六、锦湖里(台南市北门区)326

七、海澄里(台南市佳里区)327

八、月港(台南市盐水区)330

月港聚波亭(盐水区中境里)339

月港护庇宫(台南市盐水区水正里)339

月港大桥(台南市盐水区)341

九、镇海村(澎湖县白沙乡)341

十、讲美村(澎湖县白沙乡)343

第三节 移自漳浦县的台湾涉漳旧聚落地名345

一、樟普寮(南投县南投市凤山里)346

樟普寮(嘉义县梅山乡安靖村)347

樟普寮山(彰化县、嘉义县)347

二、漳浦厝(新竹县新丰乡新丰村)348

前埔厝(高雄市仁武区仁福里)350

漳普坑(新北市莺歌区东湖里)351

三、陈氏鉴湖堂(宜兰县宜兰市进士里)351

四、锦湖355

锦湖(南投县名间乡大坑村)356

锦梓村(南投县名间乡赤水村)356

锦毛庄(彰化县田中镇平和里)357

锦湖脚(嘉义县梅山乡安靖村)358

五、赵家堡(桃园县大溪镇)358

六、横圳(桃园县大溪镇瑞源里)361

七、大坑罟(宜兰县头城镇大坑里、苏澳镇存仁里)362

第四节 移自云霄县的台湾涉漳旧聚落地名369

一、云霄(台南市北区玉皇里)370

云霄厝(嘉义市东区)371

云霄塔(基隆市仁爱区英仁里)372

二、温烧厝寮、云厝373

温烧厝寮、云厝(彰化县鹿港镇头南里)373

温烧厝(彰化县鹿港镇东崎里)374

三、粗溪村(嘉义县水上乡)374

四、御史里(南投县草屯镇)375

五、荷苞厝(云林县古坑乡)377

第五节 移自诏安县的台湾涉漳旧聚落地名378

一、诏安厝(台北市中山区民安里)380

绍安厝(台南市白河区)380

诏安厝(彰化县和美镇诏安里)381

诏安厝(彰化县鹿港镇诏安里)382

二、诏安里(云林县西螺镇)382

三、诏安街(台北市中正区)383

诏安厝街(台北市大同、建成、中山区)384

四、丹诏村(金门县金宁乡安美村)384

五、枋南村(云林县仑背乡)387

六、安靖村(嘉义县梅山乡)388

安靖古道(梅山乡安靖村)389

七、诏安寮(嘉义县梅山乡安靖村)389

照安寮(南投县竹山镇鲤鱼里)389

八、诏安城(宜兰县冬山乡安平村)390

九、诏安宫(宜兰县冬山乡安平村)390

十、白叶陈城(宜兰县礁溪乡龙潭村)391

十一、岭尾(嘉义县竹崎乡白杞村)393

十二、复金村(嘉义县竹崎乡)395

十三、盐馆村(嘉义县中埔乡)396

十四、摆塘村(彰化县大村乡)396

第六节 移自东山县的台湾涉漳旧聚落地名398

一、铜山馆(澎湖县马公市复兴里)399

二、八尺门(基隆市中正区)404

第七节 移自平和县的台湾涉漳旧聚落地名410

一、平和村、里412

平和里(宜兰县宜兰市坤门)412

平和里(台中市北屯区)413

平和里(台中市南区)413

平和里(云林县虎尾镇)413

平和里(彰化县彰化市)414

平和里(彰化县田中镇)414

平和村(彰化县大村乡)414

平和里(南投县南投市)415

平和村(嘉义县民雄乡)416

平和里(嘉义县嘉义市)419

平和里(屏东县屏东市)419

二、平和厝(云林县虎尾镇平和里)419

平和厝(彰化县彰化市平和里)419

三、平和街、平和路419

四、庵后(嘉义县水上乡水头村)420

五、琯溪宗祠(南投县南投市平和里)421

六、和云宫(嘉义县水上乡宽士村)422

第八节 移自南靖县的台湾涉漳旧聚落地名423

一、南靖(嘉义县水上乡)424

南和村(嘉义县水上乡)425

靖和村(嘉义县水上乡南靖糖厂)425

三镇村(嘉义县水上乡)425

二、南靖寮(嘉义县梅山乡安靖村)425

三、南靖溪(嘉义县梅山乡)426

四、南靖里(新北市莺歌区)426

南靖里(台中市北区中正里)427

五、南靖厝(新北市莺歌区南靖里)427

南靖厝庄(桃园县大园乡)427

南靖厝(云林县斗南镇靖兴里)427

南靖厝(嘉义县溪口乡柳沟村)427

南靖厝(嘉义县水上乡)428

南靖厝(嘉义县竹崎乡龙山村)428

六、靖兴里(云林县斗南镇)428

七、南靖宫(彰化县鹿港镇洛津里)430

八、民靖村(彰化县竹塘乡)432

九、弥靖里(高雄市弥陀区)433

十、靖山堂(南投县鹿谷乡初乡村)434

十一、永芳里(高雄市大寮区)436

十二、和溪厝(南投县竹山镇中和里)438

十三、六斗厝(嘉义县六脚乡、新港乡)440

六斗村(嘉义县六脚乡)442

六斗子(嘉义县新港乡潭大村)442

内斗六(嘉义县新港乡中洋村)442

十四、半山(南投县南投市平山里)443

第九节 移自长泰县的台湾涉漳旧聚落地名444

一、长泰(新北市三重区)445

长泰里445

长泰小段(新北市三重区)447

长泰(新北市贡寮区贡寮里)447

二、长泰街447

三、泰源宫(彰化市桃源里)448

四、茄萣庄(高雄市茄萣区)449

五、宝斗厝(新北市新店区)451

第十节 移自漳州山川名胜的台湾涉漳旧聚落地名、史迹453

一、芝山岩(台北市士林区)453

芝山里(台北市士林区)455

岩山里(台北市士林区)455

芝山公园(台北市士林区)456

芝山岩文化史迹公园(台北市士林区)456

芝山岩隘门(台北市士林区)456

芝山岩惠济宫(台北市士林区)457

二、圆山(台北市中山区)460

圆山里(台北市中山区)463

圆山公园(台北市中山区)464

圆山大饭店(台北市中山区)464

员山乡(宜兰县)464

员山村(宜兰县员山乡)465

内员山(宜兰县员山乡永和村)465

圆山脚(桃园县复兴乡三民村)465

三、九龙里、龙江里(嘉义县布袋镇)465

九龙三公宫(嘉义县布袋镇)468

台湾各地嘉应庙469

第四章 以漳籍历史人物命名的涉漳聚落地名、史迹471

第一节 以漳籍垦台首领命名的涉漳聚落地名、史迹472

一、概说472

二、颜思齐十寨(云林县水林乡、北港镇)483

颜思齐纪念碑(云林县北港镇西势里)488

思齐阁、怀笨楼(嘉义县新港乡)488

颜思齐墓园(嘉义县水上乡南乡村489

三、曾振旸墓(台南市南区明德里)490

四、张百万故居(澎湖县白沙乡瓦硐村)491

五、梓官区(高雄市)495

梓官路(高雄市梓官区)496

六、贺建里(台南市下营区)497

七、大内区(台南市)498

大内里(台南市大内区)501

八、阿丹里(云林县斗南镇)502

九、杨逞山(云林县林内乡九芎村、林茂村503

十、裕民村(嘉义县中埔乡)504

十一、蓝兴堡(台中市)507

十二、宽士村(嘉义县水上乡)510

十三、阿法庄(南投县草屯镇上林里)510

十四、林秀俊墓(台北市内湖区湖元里)511

十五、李慈勤墓(苗栗县通霄镇圳头里)516

十六、蓝云锦古墓(高雄市旗山区新光里)518

十七、缎繻村(嘉义县竹崎乡)521

十八、瑠公圳(台北市、新北市)522

瑠公国中(台北市信义区福德街)525

瑠公圳公园(台北市大安区)525

瑠公纪念公园(新北市新店区北新路)525

瑠公纪念大楼(新北市新店区北新路)526

瑠公墓园(新北市新店区安华路)526

开瑠碑(新北市新店区景美桥)526

十九、郭宗嘏古墓(新北市八里区米仓里)527

二十、贵舍里(嘉义县布袋镇)530

二十一、英义村(彰化县二水乡合兴村)530

二十二、吴沙村(宜兰县礁溪乡)531

吴沙故居(宜兰县礁溪乡)533

吴沙纪念馆(宜兰县礁溪乡玉石村)534

开兰吴沙纪念祠(宜兰县头城镇新建里)535

吴沙殿(宜兰县宜兰市东村里)536

吴沙路(宜兰县宜兰市)537

吴沙墓(新北市贡寮区仁里里)537

吴沙夫人墓(宜兰县礁溪乡开兰路)540

二十三、天送埤(宜兰县三星乡)541

二十四、惠好村(宜兰县员山乡)544

二十五、阿兰城(宜兰县员山乡同乐村)545

二十六、潘宫筹墓(台北市士林区德行东路)546

二十七、本渊寮(台南市安南区)548

渊东里(台南市安南区)553

渊西里(台南市安南区)553

渊中里(台南市安南区)553

二十八、开山庙(南投县鹿谷乡永隆村)554

二十九、陈辉煌故宅(宜兰县冬山乡、宜兰市)557

陈辉煌墓(宜兰县三星乡拱照村)559

陈辉煌义和行郊(宜兰县罗东镇义和里)560

义和里(宜兰县罗东镇)562

三十、吴全城(花莲县寿丰乡平和村)562

三十一、龙明陂(桃园县新屋乡赤栏村)563

三十二、阿姆坪(桃园县大溪镇复兴里)564

第二节 以治台建台历史人物命名的涉漳聚落地名、史迹566

一、概说566

二、陈永华墓园(台南市柳营区果毅里)568

永华里(台南市北门区)581

永华里(高雄市永安区永华里)583

永华里(台南市中西区)583

永华宫(台南市中西区永华里)584

永华街(彰化县彰化市)585

永华路(台南市)585

三、统领街(巷)(台南市中西区温陵里)586

四、参军庄(高雄市湖内区湖内里)586

五、林凤营(台南市六甲区中社里)587

六、蒋国公墓、蒋公路(台中市大甲区)590

七、林文察衣冠冢(台中市太平区)591

八、朝栋里(基隆市仁爱区)596

军民庙(苗栗县卓兰镇老庄里)598

九、剑花亭(台北市)598

连横铜像(台南市北区北门里)602

连雅堂纪念公园(台南市北区)602

连横墓园(新北市泰山区山脚里)602

十、林献堂先生文物馆(台中市雾峰区)605

十一、渭水路(宜兰县宜兰市)607

渭水路(台北市)607

渭水路(宜兰县、台北市)607

蒋渭水纪念碑(宜兰县头城镇)610

蒋渭水纪念公园(台北市大同区锦西街)611

蒋渭水墓园(台北市信义区芳兰山公墓)611

十二、林语堂故居(台北市阳明山)612

十三、张我军石像(新北市板桥区)615

十四、卢缵祥故宅(宜兰县头城镇城东里)617

缵祥路(宜兰县头城镇城西里)618

卢家十三行商行(宜兰县头城镇城东里)618

十五、岚峰路(宜兰县宜兰市)621

十六、东闵路(南投县南投市)622

东闵路(彰化县)622

谢东闵故居(彰化县二水乡光化村)622

第三节 以反清历史人物命名的涉漳聚落地名、史迹625

一、概说625

二、将军庙街(台北市万华区)630

助顺将军庙(台北市万华区)631

道周路(彰化县和美镇)635

三、鸭母寮(高雄市内门区光兴里)635

鸭母王祠(高雄市内门区光兴里)638

朱一贵雕像(高雄市内门区光兴里)638

客寮(高雄市内门区光兴里)639

矫寮(高雄市内门区内门里)639

黄殿庄(高雄市内门区光兴里)640

大武丁(屏东县佳冬乡大同村)640

旧杜君英(屏东县内埔乡建兴村)640

新杜君英(屏东县内埔乡中林村)641

四、小南城隍庙(台南市中西区开山里)641

五、林爽文故居遗址(台中市大里区)642

爽文路(台中市大里区)646

爽文路(南投县中寮乡龙岩村)646

爽文村(南投县中寮乡)647

林爽文古战场(南投县鹿谷乡竹林村)648

爽文坑(苗栗县卓兰镇坪林里)649

剑潭(苗栗县造桥乡大龙村)651

爽文埔(新竹县新埔镇旱坑里)652

六、戴潮春故居遗址(台中市北屯区)653

广兴宫(嘉义县民雄乡松山村)654

七、陈办仑仔(嘉义县溪口乡美北村)654

第四节 以科举人士命名的涉漳聚落地名、史迹656

一、概说656

二、郑用锡进士第(新竹市北区北门里)663

北郭园(新竹市北区北门街)674

郑用锡墓(新竹市新光里)674

三、杨士芳进士宅第(宜兰市进士里进士路)675

杨士芳纪念林园(宜兰市旧城西路)679

四、法华寺(梦蝶园)(台南市中西区法华里)680

五、李腾芳古厝(桃园县大溪镇月眉里)685

李腾芳墓(桃园县大溪镇)687

六、黄缵绪举人宅(宜兰县五结乡)688

黄缵绪墓园(宜兰县礁溪乡龙潭村)690

七、林凤池举人墓(南投县鹿谷乡初乡村)690

八、贡旗村(彰化县大村乡)693

九、连日春举人古厝(新北市双溪区梅竹蹊)694

十、周振东武举人宅(宜兰县员山乡湖东村)696

十一、林允钦举人墓(台中市大里区)698

十二、吴鸾旗公馆更楼(台中市台中公园)700

吴鸾旗墓园(台中市太平区福隆里)701

十三、吴秀才宅邸(云林县斗六市镇南里)704

十四、筱云山庄吕家墓704

吕汝玉墓(台中市丰原区社皮里)704

吕佩芷墓(台中市丰原区社皮里)705

吕汝成墓(台中市神冈区三角里)705

第五节 以漳籍优秀人士命名的涉漳聚落地名、史迹706

一、概说706

二、吴凤聚落地名、史迹707

吴凤乡(嘉义县阿里山乡)707

吴凤庙(嘉义县中埔乡社口村)716

吴凤庙(嘉义县梅山乡太和村)717

源兴宫(嘉义县梅山乡瑞里村)717

永兴宫(嘉义县梅山乡瑞峰村)717

古山宫(嘉义县阿里山乡丰山村)718

石棹吴凤庙(嘉义县竹崎乡中和村)718

五王宫(嘉义县竹崎乡中和村)718

吴凤纪念园(嘉义县中埔乡社口村)718

吴凤公园(嘉义县中埔乡义仁村)719

吴凤成仁纪念碑(嘉义县中埔乡义仁村)719

吴凤故居(嘉义县竹崎乡义仁村)720

吴凤墓园(嘉义县竹崎乡义仁村)722

吴凤塑像(嘉义市嘉义公园)723

吴凤路(嘉义市、高雄市、板桥区)723

吴凤桥(嘉义县中埔乡义仁村)724

三、林朝英重道崇文坊(台南市北区北门里)724

四、德元巷、德元栈(台南市中西区建国里)727

五、郑崇和墓(苗栗县后龙镇龙坑里)728

六、七崁阿善师墓园、阿善师庙(云林县西螺镇广兴里)731

阿善师庙(云林县西螺镇广兴里)731

七、林占梅潜园(新竹市北区潜园里)732

八、叶王交趾烧文化馆(台南市学甲区慈济宫)738

九、叶金万旧宅(桃园县八德市)740

十、林月汀墓园(南投县竹山镇)743

十一、黄龟理纪念馆(新北市板桥区)744

第五章 以家族姓氏命名的涉漳聚落地名、史迹747

第一节 以望族命名的涉漳聚落地名、史迹751

一、概说751

二、板桥林家(新北市板桥区)752

林平侯墓(桃园县大溪镇福安里)760

林国华墓(桃园县大溪镇福安里)762

林维让墓(桃园县大溪镇福安里)763

三、林本源公馆763

林本源公馆(新北市贡寮区)764

林本源租馆(宜兰县头城镇)764

林本源租馆(宜兰县五结乡协和村)765

林本源公馆(宜兰县壮围乡复兴村)765

公馆仔(宜兰县壮围乡吉祥村)765

拔仔林公馆(桃园县大园乡菓林村)765

林本源公馆和其他公馆地名765

四、林本源发祥之地纪念碑(桃园县桃园市)766

五、板桥林家花园(新北市板桥区)767

六、大观义学(新北市板桥区)772

枋桥建学碑(新北市板桥区)774

七、雾峰林家(台中市雾峰区)775

八、雾峰林家宅园(台中市雾峰区)787

九、雾峰林家下厝(台中市雾峰区)788

十、雾峰林家宫保第(台中市雾峰区)789

台中市雾峰宫保第789

漳州市区宫保第790

厦门市鼓浪屿宫保第791

十一、雾峰林家顶厝(台中市雾峰区)792

十二、莱园(台中市雾峰区)792

莱园里(台中市雾峰区)793

十三、甲寅里(台中市雾峰区)794

锦荣里(台中市雾峰区)794

本堂里(台中市雾峰区)795

十四、雾峰林家家族墓(台中市雾峰区)796

第二节 以始祖、家庙、宗祠命名的涉漳聚落地名、史迹797

一、概说797

二、漳州迁台陈姓799

陈德星堂(台北市大同区)802

陈德聚堂(台南市中西区)806

榕仔脚陈氏宗祠(台南市安平区)808

三、漳州迁台涂姓810

涂姓开基祖庙(嘉义县朴子市大乡里)812

涂厝里(彰化县和美镇)815

涂厝(彰化县埔心乡新馆村)815

涂厝(彰化县永靖乡永兴村)816

四、漳州迁台林姓816

台中林氏宗庙(台中市南区民主里)817

月眉龙德庙(南投县草屯镇碧峰里)819

林厝底(嘉义市东区顶庄里)820

五、漳州迁台江姓821

江九合济阳堂(彰化县员林镇三条里)823

六、漳州迁台罗姓825

美源里(嘉义市西区)826

美源村(嘉义县水上乡南和村)829

七、漳州迁台郑姓831

郑氏家庙(新竹市北区北门街)832

张氏节孝坊(新竹市北区湳雅里)834

东溪郑氏家庙(金门县金沙镇大洋里)835

八、漳州迁台廖姓、张廖姓837

西螺七崁张廖宗祠(云林县西螺镇福田里)838

台中西屯张廖家庙(台中市西屯区西平里)841

廖焕文墓园、古厝(台中市南屯区)842

九、漳州迁台张姓843

台中张家祖庙(台中市西屯协和里)844

十、漳州迁台洪姓846

草屯炖伦堂(南投县草屯镇家老里)846

十一、漳州迁台潘姓849

士林潘宅(台北市士林区)849

十二、漳州迁台杨姓854

杨家古厝(台南市大内区大内里)855

杨协发公厝(台南市大内区大内里)856

杨贤村(云林县二仑乡)857

十三、漳州迁台吴姓858

吴家古厝(高雄市弥陀区弥靖里)858

第三节 以冠姓厝村里命名的涉漳聚落地名、史迹860

一、概说860

二、漳州迁台许姓862

许家村(澎湖县湖西乡)863

许厝港(桃园县大园乡北港村、南港村)865

许厝埔(彰化县鹿港镇)869

三、漳州迁台郭姓870

后馆郭氏古厝(桃园县大园乡圳头村)872

郭厝(桃园县新屋乡永安村)883

四、漳州迁台赖姓890

心田赖家(台中市北屯区、北区)891

二分埔庄(台中市北屯区)894

三分埔庄(台中市北屯区)895

赖厝廍(台中市北区)896

赖村里(台中市北区)897

赖清标墓(台中市南屯区春社里)898

五、漳州迁台游姓899

游厝(彰化县大村乡南势村)901

六、漳州迁台何姓902

何厝庄(台中市西屯区)904

七、漳州迁台沈姓905

沈祖祠(台南市新营区延平里)907

沈氏祖祠(台南市白河区升安里)908

沈厝(台南市新营区大宏里)909

沈厝(台南市新营区好平里)910

沈厝(嘉义县番路乡江西村)910

沈厝仔(嘉义县番路乡民和村)910

八、漳州迁台童姓911

童厝(台南市仁德区新田里)911

九、漳州迁台柯姓912

柯厝(台南市仁德区仁德里)912

十、漳州迁台黄姓913

姓黄仔(台南市南区松山里)915

姓黄仔角(台南市安南区原佃里)916

十一、漳州迁台叶姓916

叶厝里(高雄市湖内区)917

十二、漳州迁台刘姓918

刘家里(高雄市湖内区)919

十三、漳州迁台蓝姓920

里港蓝家古厝(屏东县里港乡玉田村)921

十四、漳州迁台吕姓923

吕家顶瓦厝(台中市神冈区三角里)925

筱云山庄(台中市神冈区三角里)926

第六章 明清时期漳籍人在台湾的开垦931

第一节 明代漳籍人在台湾的开垦931

一、古代至元代漳泉移民在澎湖岛的开发931

二、明洪武至嘉靖年间漳籍人在澎湖岛的开垦935

三、明代琉球册封使与漳州人936

四、明万历年间在台湾、澎湖贸易、开垦的漳州人939

五、明天启至崇祯年间漳籍人在台湾、澎湖的开垦945

第二节 明清时期漳州移民在台湾各地的拓垦方向948

一、明郑时期漳州人在台南地区的开垦948

二、清康熙年间起漳州人在台湾西海岸南、中部地区的开垦950

三、雍、乾年间起漳州人在苗栗、竹堑地区的开垦953

四、康熙年间起漳州人在台湾北部地区的开垦954

五、嘉庆、道光年间起漳州人在台湾东海岸地区的开垦956

第三节 漳籍移民在台湾的分布比例957

第四节 台湾各乡镇村里各类聚落地名数量963

第七章 台北市、新北市的开垦及涉漳聚落967

第一节 台北地区的开垦967

一、康熙年间漳籍人在台北的开垦967

二、雍、乾年间漳籍人在台北地区的开垦972

三、嘉庆、道光年间漳籍人的开垦976

四、漳籍人在北海岸地区的开垦977

五、潘宫筹家族、林秀俊家族、林平侯家族的开垦978

六、光绪年间漳籍人的开垦980

七、日据时期漳籍人在台北地区的分布984

第二节 台北市大稻埕漳籍人的开发及聚落990

第三节 新北市板桥区的开垦及涉漳聚落994

一、板桥区漳籍人的开垦994

二、板桥区涉漳旧聚落996

第四节 新北市石门区漳籍人的开垦及聚落998

一、石门区漳籍人的开垦998

二、石门区涉漳旧聚落999

第五节 新北市金山区漳籍人的开垦及涉漳聚落1002

一、金山区漳籍人的开垦1002

二、金山区涉漳聚落1004

第六节 新北市万里区漳籍人的开垦及涉漳聚落1008

一、万里区漳籍人的开垦1008

二、万里区涉漳聚落1011

第七节 新北市新店区漳籍人的开垦及涉漳聚落1014

一、新店区漳籍人的开垦1015

二、新店区安坑涉漳聚落1017

第八节 新北市贡寮区漳籍人的开垦及涉漳聚落1021

一、贡寮区漳籍人的开垦1021

二、贡寮区涉漳聚落1024

第八章 基隆市的开垦及涉漳聚落1029

第一节 基隆市漳籍人的开垦1029

一、鸡笼地名由来1030

二、明清时期漳籍人的开垦1035

三、基隆漳泉分类械斗1040

四、日据时期漳籍人的分布1042

第二节 仁爱区漳籍人的开垦及聚落1044

一、仁爱区漳籍人的开垦1044

二、仁爱区涉漳聚落1046

第九章 宜兰县的开垦及涉漳聚落1049

第一节 宜兰县漳籍人的开垦1049

一、嘉庆年间吴沙组织大规模开垦宜兰1051

二、嘉庆年间宜兰大规模开垦的三个阶段1053

三、道光年间及之后漳籍人的开垦1062

四、宜兰地名文化特色1064

五、漳籍人在宜兰的分布及聚落地名特点1066

第二节 宜兰市漳籍人的开垦及聚落1069

一、宜兰市漳籍人的开垦1069

二、宜兰市涉漳聚落1072

第三节 头城镇漳籍人的开垦及聚落1082

一、头城镇漳籍人的开垦1082

二、头城镇涉漳聚落1086

第四节 礁溪乡漳籍人的开垦及聚落1092

一、礁溪乡漳籍人的开垦1092

二、礁溪乡涉漳聚落1093

第五节 壮围乡漳籍人的开垦及聚落1103

一、壮围乡漳籍人的开垦1103

二、壮围乡涉漳聚落1105

第六节 员山乡漳籍人的开垦及聚落1112

一、员山乡漳籍人的开垦1112

二、员山乡涉漳聚落1114

第七节 罗东镇漳籍人的开垦及聚落1126

一、罗东镇漳籍人的开垦1126

二、罗东镇涉漳聚落1129

第八节 冬山乡漳籍人的开垦及聚落1137

一、冬山乡漳籍人的开垦1137

二、冬山乡涉漳聚落113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