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戴世强科技博文精选 与青年朋友谈科研与学习方略【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戴世强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189162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570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591页
- 主题词:戴世强-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戴世强科技博文精选 与青年朋友谈科研与学习方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科研方略1
1.1 科学创造十日谈1
1.1.1 生生不息刻意求新——创造概论1
1.1.2 循序渐进追求辉煌——创造的过程4
1.1.3 不拘一格全力创新——创新的类型8
1.1.4 心无旁骛争分夺秒——创造的时段11
1.1.5 碧落黄泉 穷其究竟——创造的意境15
1.1.6 摆脱窠臼信马由缰——创造的精神18
1.1.7 锐意创新超凡脱俗——案例分析1:钱伟长的弹性圆薄板大挠度理论研究20
1.1.8 冲破束缚破旧立新——案例分析2:发现氧气的历程22
1.1.9 抓住线索 穷追不舍——案例分析3:孤立波史话24
1.1.10 专心致志探微知著——案例分析4:发现X射线的故事31
1.2 科研入门十日谈35
1.2.1 投入科研要准备多久35
1.2.2 揭穿了谜底的魔术不稀奇36
1.2.3 摆脱“Yes,sir”的精神枷锁38
1.2.4 谨防“老虎吃天”40
1.2.5 科研的idea从何而来42
1.2.6 怎样写开题报告45
1.2.7 怎样进行文献调研48
1.2.8 “应用数学过程”:一种科研“常规武器”53
1.2.9 怎样进行数学建模55
1.2.10 怎样进行数学建模(续)59
1.3 基金申请十日谈(2011版)65
楔子:审时度势用足机会65
1.3.1 未雨绸缪 精心准备67
1.3.2 通盘考虑 缜密选题69
1.3.3 标新立异 务实创新72
1.3.4 适当搭配 聚集队伍74
1.3.5 认真设计 清晰铺陈76
1.3.6 放眼四海 广结善缘77
1.3.7 精准构思 言简意赅79
1.3.8 字斟句酌 画龙点睛81
1.3.9 形式清新 夺人眼球83
1.3.10 心态平和 百折不回85
附录:遵守规范 谨防超项86
1.4 基金申请新议90
1.4.1 吃透政策 投入竞争90
1.4.2 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91
1.4.3 预留空间 择善加盟93
1.4.4 一丝不苟 实现目标94
1.4.5 着力提炼 拷问机理97
1.4.6 反复推敲 力求完美98
1.4.7 学习积累 贵在平时100
1.5 科技论文写作浅谈102
1.5.1 在“临门一脚”上狠下工夫102
1.5.2 写论文“四戒”:戒杂、戒浅、戒乱、戒错104
1.5.3 缜密构思 精心陈述106
1.5.4 大师手笔 非同凡响109
1.5.5 文题:画龙点睛 概括主题113
1.5.6 摘要:言简意赅 提纲挈领115
1.5.7 引言:开宗明义 引领全文119
1.5.8 正文:逻辑严密 详略有致123
1.6 论文投稿十日谈126
1.6.1 学术论文功能的异化和改辙126
1.6.2 不要把科技著述弄得面目可憎128
1.6.3 怎样使论文投稿适得其所130
1.6.4 怎样使论文投稿各得其所(续)131
1.6.5 怎样使论文投稿适得其所(案例分析)133
1.6.6 国刊?洋刊?142
1.6.7 你写论文投稿前有“冷冻期”吗144
1.6.8 谈老师给学生改文章146
1.6.9 你怎样对待经修改的论文148
1.6.10 怎样为学生修改科技论文150
1.7 学术交流漫谈154
1.7.1 怎样聆听学术报告154
1.7.2 怎样做好口头表述158
1.7.3 怎样在学术报告会上提问和答问161
1.7.4 学术会议功能的异化和改辙164
1.8 科研杂谈167
1.8.1 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小议科研方向的转换167
1.8.2 审时度势 量力而行——再议科研方向的转换172
1.8.3 怎样面对科研中的失败?178
1.8.4 林家翘先生提醒青年学者:千万不要“Garbage in,garbage out”179
2 学习攻略183
2.1 学习漫谈(名言篇)——大学问家的学问观浅评183
2.1.1 学问改变气质——浅谈培根的学问观183
2.1.2 做学问像蚂蚁、蜘蛛,还是蜜蜂——再谈培根的学问观186
2.1.3 真理不是权威之女——三谈培根的学问观188
2.1.4 沉醉于科学之美——浅评居里夫人的学问观190
2.1.5 非功利的献身精神——浅评爱因斯坦的学问观194
2.1.6 宏观把握所献身的学科——二评爱因斯坦的学问观196
2.1.7 负担过重必然导致肤浅——三评爱因斯坦的学问观199
2.1.8 冲破传统观念的桎梏——四评爱因斯坦的学问观201
2.1.9 自由探索 追求深邃——五评爱因斯坦的学问观203
2.1.10 最重要的动机是乐趣——六评爱因斯坦的学问观206
2.1.11 亮剑:唯理论的实在论——七评爱因斯坦的学习观208
2.1.12 创造的原理存在于数学中——八评爱因斯坦的学问观211
2.1.13 理论思维威力无穷——九评爱因斯坦的学问观213
2.1.14 人贵有自知之明——浅析达尔文的学问观216
2.1.15 实事求是 以勤补拙——浅析周培源的学问观218
2.2 学习漫谈(励志篇)222
2.2.1 从爱因斯坦的座右铭谈起222
2.2.2 “为学正如撑上水船”224
2.2.3 熟读精思 知行统一226
2.2.4 夜读仍戒晏起,疑误定要力争228
2.2.5 一个人知识再多也是沧海一粟230
2.2.6 非学不可 非会不可 非行不可 非好不可232
2.2.7 知为力——知识就是力量233
2.2.8 别人浮躁我读书235
2.2.9 快乐是成功之母——谈读书乐237
2.2.10 怎样快乐读书239
2.2.11 读书的三种境界:沉入、沉浸、沉醉242
2.2.12 什么时候开始都不迟245
2.2.13 研究生能掘得“第一桶金”吗246
2.2.14 入晚,研究生在做些什么249
2.3 学习漫谈(谋略篇)252
2.3.1 在高处立 着平处坐 向阔处行252
2.3.2 稳扎稳打 循序渐进——从巴甫洛夫的临终遗言谈起254
2.3.3 怎一个“专”字了得257
2.3.4 日积月累 水滴石穿——谈熟读259
2.3.5 “一目十行”做得到吗——谈快速阅读261
2.3.6 学会“拦腰读”“跳着读”——兼案例分析263
2.3.7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谈博大精深266
2.3.8 “里打进”和“外打进”——推介郑逸梅读书法269
2.3.9 怎样才不会把学过的知识全还给老师272
2.3.10 在大脑里“开中药铺”275
2.3.11 多岐为贵 不取苟同277
2.3.12 学问是用时间堆出来的278
2.3.13 做学问贵在锲而不舍281
2.3.14 大学里主要学什么283
2.3.15 学分归学分 学问归学问286
2.3.16 我的学习我做主288
2.3.17 研究生应该主动设计自己的学习292
2.3.18 研究生怎样设计自己的学习293
2.4 学习漫谈(致知篇)296
2.4.1 学真功夫 不学花拳绣腿296
2.4.2 理工科学人缺少什么真才实学——谈学习真本事298
2.4.3 别给一些术语吓住了——再谈学习真本事301
2.4.4 量纲分析是锐利武器——三谈学习真本事303
2.4.5 给理工科学人开一个数学学习科目清单307
2.4.6 为年青学子开一张科学方法论读物清单309
2.4.7 为年青学子开一张数理科学家传记清单311
2.4.8 为年青学子开一张科学史读物清单314
2.4.9 学一点形式逻辑316
2.4.10 学一点汉语语法318
2.4.11 学一点写作319
2.4.12 学一点国史(外一篇)321
2.5 外语学习方法十日谈325
2.5.1 拒绝“Spoon-Feeding”325
2.5.2 拒绝“投机”模式327
2.5.3 拒绝“哑巴英语”329
2.5.4 拒绝死记硬背332
2.5.5 选词典用词典小贴士334
2.5.6 推介季羡林先生的外语学习观337
2.5.7 推介苏步青活学活用外语法339
2.5.8 推介钱穆中年学英语的名著阅读法341
2.5.9 推介钱伟长学英语的拆字法342
2.5.10 推介随时随地学习外语法344
3 科海随笔348
3.1 学术传统十日谈348
3.1.1 源远流长 薪火相传——一谈不可见的继承性348
3.1.2 承前启后 绵延不断——二谈不可见的继承性350
3.1.3 “青果子”乎?“半瓶醋”乎?——三谈不可见的继承性352
3.1.4 “熊掌”“鱼翅”不可兼得——四谈不可见的继承性354
3.1.5 哥廷根应用力学学派及其对我国近代力学发展的影响356
3.1.6 浅议杰出科学家的性格特征366
3.1.7 大师已经远行了,我们该向他学习什么——巨星陨落引发的思考369
3.1.8 怎样告慰老校长在天之灵——在上海大学力学学科钱老追思会上的讲话371
3.1.9 追忆钱伟长:大师不是计划出来的374
3.1.10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学术带头人379
3.2 学术道德十日谈382
3.2.1 前车之鉴:远离抄袭382
3.2.2 形形色色的抄袭行为384
3.2.3 喊冤的抄袭者——“旧瓶装新酒”者戒386
3.2.4 怎么会乱成“一锅粥”387
3.2.5 学术不端:又一前车之鉴388
3.2.6 学术不端为何屡禁不绝389
3.2.7 “发表”假论文的2万人该如何处置390
3.2.8 不要做有悖于学术道德的事情——怎样处置“带来带去”的研究成果392
3.2.9 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学术信誉393
3.2.10 用自己的劳动说话——本课题组的“科学研究中的学术规范实施细则”395
3.3 科海神游十日谈403
3.3.1 从两只猎犬的故事想开去403
3.3.2 哥廷根,我心中的“麦加”!405
3.3.3 动脑·动手·动嘴407
3.3.4 成功的失败者和失败的“成功者”409
3.3.5 学会“笃脱”411
3.3.6 从王选的“兔子论”谈起412
3.3.7 好用的力学,好玩的力学414
3.3.8 小议科学工作者的学术寿命416
3.3.9 胆商浅议417
3.3.10 从圣西门的两个假设说起419
3.4 学术发展纵横谈421
3.4.1 力学是什么421
3.4.2 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力学新定义429
3.4.3 我国航天事业缘何一枝独秀431
3.4.4 揽月,捉鳖,孰轻孰重432
3.4.5 科普,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答《科学时报》记者问436
3.4.6 科学家的传记该由谁来写441
3.4.7 在科技决策中应该谁最有话语权442
3.4.8 科技工作者要有怎样的话语权444
3.4.9 太多的人在科研二线晃悠446
3.4.10 如何根绝科研掮客448
3.5 流体力学魅力无穷451
3.5.1 美丽的街 古老的街 惹祸的街 名人的街451
3.5.2 流体力学家帮人打赢了官司455
3.5.3 阿拉斯加地震,夏威夷海滩泳者遭殃458
3.5.4 台风缘何跟我们“躲猫猫”460
3.5.5 鱼儿这样告诉我们462
3.6 交通科学十日谈467
3.6.1 科学引路 畅通有日——交通科学与交通工程浅析467
3.6.2 基础科研薄弱 迟早要出大乱子——上海地铁一号线事故引发的思考476
3.6.3 轨道交通忧思录478
3.6.4 需要从深层次找原因——轨道交通忧思录之二479
3.6.5 大饼模式、大院模式和大路模式的恶果——从城市规划看交通拥堵482
3.6.6 城市机动车的惊人增长率说明了什么484
3.6.7 交通运输组织,我们向香港学习什么488
3.6.8 城市交通设施的八大失当之处490
3.6.9 看重型车“马路杀人”有感495
3.6.10 看私家车“扭秧歌”有感497
3.7 谣言动力学漫话499
3.7.1 谣言是怎样传播的499
3.7.2 浅析谣言的社会学特征和物理学特征502
3.7.3 怎样分析网络谣言505
4 寄语学子507
4.1 励志图强十日谈507
4.1.1 年轻人该有多大的ambition507
4.1.2 大志 大气 大业508
4.1.3 爱因斯坦说研究人员分为三种,你是哪一种510
4.1.4 人或为理想活着,或为物质享受活着512
4.1.5 记住老教授的叮咛:“希望你们能够成为精神上的巨人,生活上的草根”513
4.1.6 五四节赠诗514
4.1.7 由敛入散易 由散入敛难515
4.1.8 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517
4.1.9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518
4.1.10 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520
4.2 老教师寄语523
4.2.1 做无愧于伟大时代的新一代上大人——2008新学年教师寄语523
4.2.2 追寻钱伟长校长的足迹,奋进!——2010新学年寄语上大新生526
4.2.3 新春十愿529
4.2.4 少一点牢骚,多一点行动——岁末寄语年青学子530
4.3 成材之路琐谈532
4.3.1 想成材,就得“下油锅”532
4.3.2 硕士生怎样进行双向选择534
4.3.3 你的定位正确吗536
4.3.4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538
4.4 向年青学子推荐一本好书——《科学研究的途径》540
5 书评序跋543
5.1 《拉家常 说力学》序言543
5.2 《创建飞机生命密码——力学在航空中的奇妙地位》序言546
5.3 《涌潮随笔——一种神奇的力学现象》序言548
5.4 内行看门道——《奥运中的科技之光》评介550
5.5 一万天辛勤铸新篇——《钱塘江涌潮的特性》评介553
5.6 认识水波 驾驭水波——评介《水波的数值模拟》556
5.7 《钱伟长的治学理念与教育思想》序言559
附录 相关博文与网址563
A 名人纪实563
A.1 力学家风采(十四则)563
A.2 科苑轶闻(十二则)564
A.3 老科学家的婚姻爱情故事(六则)565
A.4 悼念钱伟长先生专辑566
A.5 钱伟长的多彩人生(七篇)566
A.6 郭永怀小传567
A.7 中关村里的一盏明灯——记李佩567
A.8 向蔡树棠先生学习什么——写在送别蔡先生这一天567
A.9 绿叶追忆——怀念我的英语老师孙娴媃567
A.10 我国力学界六女杰568
B 教育随感568
B.1 摆正教学与科研的关系568
B.2 赞梅贻琦的“从游论”568
B.3 理工结合 夯实基础——评钱学森制订的教学计划568
B.4 教师的责任:传道授业解惑——读韩愈《师说》有感568
B.5 追求真理 远离浮躁——简评哈佛校训568
B.6 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568
B.7 教学杂谈(六则)568
B.8 做老师的好处——教师节随笔569
C 灯下琐语569
C.1 上海大学力学学科记事569
C.2 读书人的伊甸园——回忆张劲夫时代的科学院569
C.3 小议知识分子的社会声誉569
C.4 如何看待网上发布的材料569
C.5 怎样看待和对付“有偿新闻”569
C.6 娱记-科记比例失调570
C.7 人类应当敬畏大自然570
C.8 谁该“吃皇粮”570
C.9 尊老爱幼小议570
C.10 人有两种懒法570
C.11 成绩、成果和成就570
C.12 真假李喜的故事570
C.13 真假李喜的故事续篇-喜相逢记570
C.14 三道益智算题571
C.15 小问题 大智慧571
C.16 做真人 说真话 办真事571
C.17 重见光明记571
热门推荐
- 2699911.html
- 3078030.html
- 3454527.html
- 851763.html
- 2198409.html
- 3655042.html
- 2584215.html
- 3695207.html
- 500771.html
- 25525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531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326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535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322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839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339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568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644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207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02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