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
  • 刘新科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229689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25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234页
  • 主题词:传统文化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教育的内涵1

一、 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1

二、 教育与中国传统教育4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传承的客观基础8

一、 基本封闭的地理环境8

二、 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9

三、 家国同构的宗法制度10

四、 自尊凝聚的民族心理12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演变历程13

一、 传统文化的孕育期14

二、 传统文化的奠基期17

三、 传统文化的融合期19

四、 传统文化的繁荣期20

五、 传统文化的转型期23

第四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结构24

一、 儒道为主的多元型文化24

二、 兼容并包的开放型文化27

第五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30

一、 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30

二、 以民为本的精神33

三、 天人合一的精神35

四、 孝亲敬长、厚德载物的精神38

第六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与价值41

一、 传统文化的巨大影响41

二、 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42

三、 传统文化的二重性45

四、 教育现代化对传统文化的扬弃46

第二章 中国传统论理取向与德育50

第一节 “以德主教”与“教人成人”的价值取向50

一、 德教乃为政之本,教之本源51

二、 光明伟岸的人格追求53

三、 教人成人的层次与途径55

第二节 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规范58

一、 传统伦理道德的基础——“仁爱”的思想58

二、 传统伦理道德的核心——“孝悌”为本63

三、 传统伦理道德的理想境界——群体和谐思想65

四、 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原则——重义轻利原则67

第三节 传统伦理道德的在传统教育中的实践69

一、 传统教育中道德的人文性69

二、 含知、情、意、行,重能力培养的德育任务观71

三、 家庭、社会、学校三者结合的道德途径75

四、 早教早管、由近及远、奖惩结合的德育方法77

第四节 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扬弃80

一、 传统美德应赋予时代新意80

二、 弘扬精华,除去糟粕81

三、 传统伦理道德对学校德育的影响启示83

第三章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与教学87

第一节 传统思维方式对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影响87

一、 “相反相成”的思维方式对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影响87

二、 “执两用中”的思维方式对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影响90

三、 “直觉体悟”的思维方式对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影响92

第二节 传统教学理论的形成与演变96

一、 孔子的性习说与差异论96

二、 《学记》阐发教法之精义99

三、 朱熹归纳学法之大原102

四、 两种发展观与知行观104

第三节 传统教学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107

一、 正确处理智德关系108

二、 强调后天习染与“好学”、“繁求”110

三、 重视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113

四、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116

五、 注重智力的检测与测验118

第四节 传统教学理论的扬弃与现代意义119

一、 具有普遍意义的优秀教学遗产119

二、 忽视自然的研究和个性和谐发展的弊端124

三、 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127

第四章 中国传统养生理论与体育129

第一节 传统养生理论与体育实践的演变129

一、 历代养生理论与实践130

二、 体育活动在传统教育中的发展变化133

三、 民间娱乐体育活动的普遍开展137

第二节 传统体育实践的类型140

一、 棋类活动140

二、 中国武术和导引143

三、 投壶活动146

四、 球类活动148

第三节 传统养生理论与体育实践的特征与现代意义150

一、 传统养生理论与体育实践的基本特征150

二、 传统养生理论与体育实践对当今学校体育的启示154

第五章 中国传统审美观念与养育157

第一节 传统审美观念中的美学精神157

一、 美与善的统一158

二、 情与理的统一160

三、 认识与直觉的统一162

四、 人与自然的统一164

第二节 古代学校美育与家庭美育的实施165

一、 乐教165

二、 诗教168

三、 书学170

四、 画学173

第三节 传统人文美育、社会传播的形式与现实价值176

一、 戏剧曲艺与崇美扬善177

二、 古典文学与蓄志养气179

三、 舞蹈表演与怡情悦性182

四、 园林雕塑与陶冶心灵184

一、 西方式的个人主义与东方式的群体和谐189

第一节 中西文化的差异及对教育的影响189

第六章 中西文化教育的交流融合189

二、 西方式的非理性主义与东方式的道德理性主义195

三、 西方式的人定胜夭与东方式的顺天应物198

四、 西方式的崇唯理分析与东方式的尊经验综合202

第二节 中西文化的交流与教育的国际化206

一、 中西文化交流的内在与外在根据206

二、 教育国际化的必要性与必然性209

三、 中西文化与教育跨世纪的交流与会通212

第三节 中西文化的融合与教育的民族性214

一、 坚持教育的民族性是我国国情的客观要求215

二、 只有民族性的教育才能屹立于世界教育之林217

三、 教育的民族性与教育国际化的辩证统一220

主要参考文献22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