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北京地质百年研究 北京地区基础地质研究的历史与最新成果【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北京地质百年研究 北京地区基础地质研究的历史与最新成果
  • 鲍亦冈,王世发,白志民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7116023445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74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28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北京地质百年研究 北京地区基础地质研究的历史与最新成果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概述7

第二章 太古宙变质岩石地层9

第一节 太古宙变质岩石地层单位划分12

第二节 太古宙各岩石地层单位特征综述13

第三节 年代地层26

第四节 太古宙变质岩石地层单位的区域对比及混合岩化问题的讨论31

第三章 中—新元古代地层35

第一节 岩石地层单位36

第二节 生物地层44

第三节 年代地层46

第四节 层序地层48

第五节 事件地层53

第六节 小结54

第四章 早古生代地层56

第一节 岩石地层单位56

第二节 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61

第三节 层序地层64

第四节 事件地层70

第五节 小结72

第五章 晚古生代(石炭纪、二叠纪)—早中生代(三叠纪)地层75

第一节 岩石地层单位75

第二节 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78

第三节 小结82

第六章 中—晚中生代(侏罗纪、白垩纪)地层84

第一节 岩石地层单位85

第二节 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91

第三节 小结97

第七章 新生代地层100

第一节 以往的地层划分情况和本书划分处理意见101

第二节 岩石地层单位105

第三节 年代地层单位111

第四节 有关问题的讨论113

第一章 概述123

第一节 侵入岩发育概况123

第二节 研究简史123

第二章 同位素年代学及岩石谱系单位划分126

第一节 同位素年代学126

第二节 岩石谱系单位划分129

第三章 侵入岩谱系划分的地质依据135

第一节 晚三叠世盘山超单元(T3P)135

第二节 早侏罗世四干顶超单元(J1S)135

第三节 晚侏罗世薛家石梁超单元(J3X)137

第四节 晚侏罗世分水岭超单元(J3F)138

第五节 早白垩世对臼峪超单元(K1D)139

第六节 早白垩世四桥子超单元(K1SQ)140

第七节 中元古代沙厂序列(Pt2S)141

第八节 晚古生代侵入岩142

第九节 新生代侵入岩142

第四章 岩石学特征144

第一节 岩石类型144

第二节 化学成分146

第三节 矿物特征150

第四节 稀土及痕量元素特征154

第五章 侵入岩的物质来源、岩浆形成与演化158

第一节 物质来源158

第二节 岩浆形成机制160

第三节 原始幔源岩浆及来源深度161

第四节 酸性岩浆来源深度及岩浆房深度163

第五节 岩浆混合作用164

第六节 岩浆结晶温度164

第七节 岩体固结压力167

第八节 岩浆氧逸度168

第六章 岩浆活动的构造环境及岩体侵位机制170

第一节 构造环境分析170

第二节 岩体侵位机制171

第一章 概述179

第一节 发育及分布概况179

第二节 研究简史179

第二章 中元古代大红峪期火山岩181

第一节 火山岩地质181

第二节 岩石学特征183

第三节 岩石化学特征186

第四节 稀土元素特征189

第五节 岩浆成因及构造环境190

第三章 中生代南大岭期火山岩191

第一节 火山岩地质191

第二节 岩石学特征192

第三节 岩石化学特征194

第四节 稀土元素特征195

第四章 中生代髫髻山期火山岩197

第一节 火山岩地质197

第二节 岩石学特征198

第三节 岩石化学特征200

第四节 稀土元素特征200

第五章 中生代张家口期火山岩202

第一节 火山岩地质202

第二节 岩石学特征204

第三节 岩石化学特征205

第四节 稀土元素特征206

第六章 中生代燕山构造-岩浆旋回火山岩系列划分、岩浆起源、演化及成因208

第一节 火山岩系列划分208

第二节 岩浆起源、演化及成因209

第七章 新生代前门期火山岩211

第一节 火山岩地质211

第二节 岩石学特征211

第三节 岩石化学特征212

第四节 稀土元素特征213

第一章 概述215

第二章 构造发展阶段和构造变形序列217

第一节 结晶基底形成发展阶段(太古宙—古元古代)217

第二节 盖层发育阶段(中元古代—早中生代中三叠世)218

第三节 陆内(板内)造山复杂构造变形阶段(晚三叠世—现代)220

第三章 基底构造——吕梁期以前的构造变形特征222

第一节 褶皱变形特征222

第二节 韧性剪切构造特征223

第三节 脆性断裂构造特征226

第四章 盖层构造——吕梁期以后盖层的构造变形特征228

第一节 伸展体制构造228

第二节 收缩体制构造240

第三节 韧性断层(韧性剪切带)251

第四节 北京地区的活动断裂和新构造运动特征255

第五章 小结——构造演化及构造属性的讨论263

结语265

参考文献27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