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一个自主创新的地震预测思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徐道一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震出版社
- ISBN:9787502845414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763页
- 文件大小:92MB
- 文件页数:771页
- 主题词:地震预测-文集;地震预报-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一个自主创新的地震预测思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志留系1
2 电子计算机与地质学12
3 数理统计在地质学中的应用15
4 数学方法在地层和地质构造研究中的某些应用19
5 中国大陆年地震趋势的多因子综合预报30
6 宇宙因素与地震41
7 地震活跃期的宇宙背景条件50
8 天文地质学的若干问题(摘要)54
9 明清宇宙期59
10 月球和类地行星的化学成分的统计分析68
11 Abundance variation of iridium and trace elements at the Permian/Triiassic boundary at Shangsi inChina76
12 中国大陆巨震和大震活动的分布81
13 陆相和海相地层的天文对比方法84
14 论古生物的抗灾变能力——古生态研究的一个新领域92
15 中国文化传统与自然科学基本研究方法103
16 Significance of a δ13C anomaly neartheDevonian/Carboniferous boundary at the Muhua section.SouthChina107
17 论地质灾变的哲学意义111
18 Three Main Mass Extinction—Significant Indicators of Major Natural Divisions ofGeologlcal History in the Phanerozoic116
19 地球、月球与类地行星的地质构造比较及其意义127
20 中国天文地质事件研究进展134
21 天地生各种现象的主周期序列及其重要意义146
22 古生物大量灭绝——地质历史发展阶段划分的基本标志152
23 唐山地震前浅井水位的趋势面分析162
24 《周易》与现代自然科学166
25 黄河下游减灾综合研究的重要意义171
26 地球系统科学——一门新的综合学科173
27 天地生综合研究的重要意义179
28 从现代物理、系统科学看中国大地震预报研究的战略思想184
29 严重自然灾害群发期与社会发展190
30 太极序列·灾变·渐变192
31 太极序列是现代自然科学通向《周易》的一个桥梁195
32 略论毛泽东思想的第三个来源200
33 中国大陆8级地震的有序性——一种新的预测方法205
34 关于90年代有可能发生8级地震的预报意见216
35 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现代意义217
36 地球科学不仅是牛顿科学的科学,更是系统科学的科学221
37 Carbon isotope and iridium event markers near the Permian/Triassic boundary in the Meishan section,Zhejiang Province,China222
38 天地生人系统观与太极序列229
39 中国哲学思想在科学中的应用233
40 Scientific Significa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Thought for Improvemen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Nature in China236
41 地震决策过程的一些思路243
42 磁暴与大地震的跨越式关系探讨247
43 试论干支60年“周期”与大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关系253
44 新疆大地震的时间有序性初探261
45 Spatial Ordering of M≥8 Earthquakes in the China Continent and Its Adjacent Areas269
46 Some Considerations on Earthquake Prediction Decision Process278
47 为什么我们要转变预报地震的思路283
48 Jumping-over Relation Between Magnetic Storm and Earthquake and the Great Earthquakes in Japan During 1993-1995286
49 试论阴阳是对待的统一292
50 Equidistance Ordering of Large Earthquakes in North China298
51 初论地质信息有序系列308
52 Equidistance Ordering of Large Shallow Earthquakes(M≥7.5)in Japan Since 1890318
53 On The Network Features of Large Earthquake Occurrences That Appear in the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320
54 Spatiotemporal Ordering of Great Earthquakes(M≥8.0)in Asia During 1934-1970 Years322
55 Equidistant Ordering of Shallow Earthquakes(M ≥7.5)in and Around Japan Since 1890334
56 地质灾变现象的哲学意义352
57 科学预测与预测科学——翁文波院士学术思想初探356
58 试论超大型矿床的空间等距有序性362
59 兴都库什大地震(M≥7)的时间有序性及其动力学意义365
60 论科学与道德371
61 EquidistanceOrdering of Large Earthquakes in the Aegean and Surrounding Areas375
62 复杂性科学:21世纪的科学385
63 大地震发震时间二倍关系探讨388
64 从1999年4月8日吉林深震看地震趋势396
65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冲突和互补是21世纪主旋律400
66 传统的“和”概念与当代“多样性”概念的崛起404
67 亚洲大地震的时间有序性与沙罗周期408
68 世纪之交看地震预测的争论416
69 从大地震形成的网络性质看地震预测的争论418
70 沙罗周期、8级大地震与太极序列420
71 预测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8级大震的成果及其理论意义423
72 大地震发生的网络性质——兼论有关地震预测的争论430
73 The Network Features of Large Earthquake Occurrence and Continental Tectonics in Asia438
74 有关地球科学创新的几个问题440
75 一阴一阳之谓道——试论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对待统一444
76 周易与21世纪科学449
77 试论周易与持续发展455
78 要尊重科学,但不能有科学主义思想460
79 《周易》与科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的比较研究464
80 太极序列和它在中国8级地震预报中的应用471
81 关于北京“非典”疫情预测小结475
82 “不能有科学主义思想”不是反科学口号——初答赵南元教授478
83 青藏高原的剧烈隆起对中华文明产生的影响483
84 从《归藏》发展到《周易》的启示495
85 试论“系统”和“网络”的异同500
86 天地生人网络研究的新方法——实例和认识503
87 2001年11月14日新疆8.1级地震的预感及其预测意义508
88 中国大陆8级巨震的时间信息有序性及其预测意义512
89 李四光先生的学术成就和学术思想——纪念李四光院士诞辰115周年517
90 2003年9月27日俄蒙中边界7.9级地震的中期预测及其重要意义522
91 中国自然科学应选择“和实生物”的发展道路529
92 中国大陆的巨震活动有可能趋向平静532
93 周易·科学·21世纪——实例和认识537
94 试论中华传统思想在当代科学中的应用544
95 从大地震的时间有序性看时间的另一属性548
96 天文地层学的兴起553
97 试论中国地震预测研究的战略特色558
98 中国传统文化对地球科学自主创新的启示562
99 自组织网络与灾害链研究567
100 《周易》的“时”和科学的“时间”的比较研究571
101 中华传统文化对21世纪社会的影响将十分深远575
102 陆相沉积的天文地层研究方法简介——以井下地层为例581
103 巨震连发期与气温寒冷期的对应关系599
104 建设多元化地学文化的几点思路602
105 少奇同志教导记心头607
106 为什么说大地震是有可能预测的611
107 从对农业的认识看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618
108 灾害链演变过程的似序参量622
109 以中华传统文化感悟21世纪健康之路628
110 节能减排与煤地下气化的战略开发639
111 汶川巨震印度尼西亚巨震及其与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的关系645
112 信息有序性方法及其大地震预测意义651
113 21世纪初全球巨灾群发期的认识及其预测意义655
114 Self-organized Ordering of Earthquakes(M≥8)in Mainland China658
115 对当前全球重大灾害的认识及其现实意义666
116 歹字型构造体系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674
117 The Relations of Mw9.0 Earthquake inJapan to Other Great Shocks in Asia and Their Interpretations684
118 对日本9级地震的中期预测及其依据687
119 2013年4月20日芦山大地震中期预测的初步回顾和评述694
120 在日本9级地震预测中取象比类方法的应用703
121 从因果性走向相关性的科学思维变革趋势——读《大数据时代》一书的一点启示708
122 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思考——生态环境问题的转折点713
123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减灾研究的几点思考717
附录一 РАННЕПАЛЕОГЕНОВЫЕ ОСТРАКОДЫ ЦЕНТРАЛЪНОЙ ЧАСТИ СЕВЕРНОГО КАВКАЗА724
附录二 1957~2014年著作、论文、短文目录736
热门推荐
- 2205448.html
- 3724499.html
- 2698022.html
- 180239.html
- 720361.html
- 2807265.html
- 1376192.html
- 175424.html
- 1894583.html
- 1727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17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236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83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646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788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942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700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517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544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54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