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共财政教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公共财政教程
  • 王军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585922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47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460页
  • 主题词:公共财政学-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公共财政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3

第一章 导论3

第一节 基本概念3

一、财政3

二、公共财政4

三、公共财政不是“吃饭财政”6

第二节 我国财政实践发展历程8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生产建设财政8

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时期的公共财政9

三、公共财政建设的发展方向10

第三节 公共财政学15

一、公共财政学研究范围与方法15

二、西方公共财政学发展回顾17

三、我国公共财政学发展回顾23

第二章 公共财政的基本理论26

第一节 政府与市场26

一、市场效率26

二、市场失灵28

三、政府失灵与政府调控32

第二节 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33

一、公共性33

二、公平性34

二、公益性35

四、法治性36

第三节 公共财政的职能36

一、资源配置职能36

二、收入分配职能37

三、稳定经济职能39

第三章 公共产品与公共选择理论40

第一节 公共产品的内涵40

一、公共产品特征40

二、公共产品分类41

第二节 公共产品的供给42

一、局部均衡分析42

二、一般均衡分析46

三、公共产品需求偏好与供给方式48

第三节 公共选择问题50

一、投票理论51

二、利益集团分析56

三、政治行为的经济理论57

四、寻租58

五、公共选择理论的运用59

第四章 公共支出理论61

第一节 公共支出规模61

一、公共支出规模的增长趋势61

二、影响公共支出规模的因素64

三、我国公共支出规模现状66

第二节 公共支出分类68

一、理论分类68

二、预算分类71

三、我国现行公共支出分类71

第三节 公共支出结构分析73

一、公共支出结构的决定因素73

二、我国公共支出结构现状74

三、优化我国公共支出结构77

第四节 公共支出效益分析79

一、成本效益分析法79

二、最低费用选择法84

三、公共服务收费法84

第五章 公共支出主要内容86

第一节 行政管理支出86

一、行政管理支出的现状与变化86

二、行政人员数量和报酬增加的宏观经济效应88

三、控制行政管理支出过快增长89

第二节 经济建设支出90

一、经济建设支出的领域及其效应90

二、经济建设支出的经济增长效应93

三、经济建设支出的现状与变化93

四、财政投资决策的标准94

第三节 支农支出95

一、财政支农的必要性96

二、财政支农的政策措施96

三、财政支农的基本思路99

第四节 教育科技文化事业支出101

一、教育事业支出101

二、科技支出104

三、文化事业支出106

第五节 社会保障支出109

一、社会保障制度109

二、社会保障的经济效应112

三、社会保障支出现状113

四、支持社会保障发展和改革的基本思路116

第六章 税收理论119

第一节 税收概述119

一、税收概念119

二、税收特征120

三、税收原则121

第二节 税收的经济效应128

一、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128

二、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129

三、税收对储蓄的影响133

四、税收对投资的影响135

五、税收对生产和消费的影响137

六、税收对收入分配的影响138

第三节 税收负担分析140

一、税收负担的含义140

二、合理的税负水平141

三、税负的转嫁与归宿143

第四节 最优课税理论145

一、优化税制的含义145

二、税制设计的原则145

三、主要税种的优化146

第七章 税收制度149

第一节 税收制度概述149

一、概念及类型149

二、税制结构150

三、我国税收制度的演变151

四、我国现行税制概况154

第二节 流转税制155

一、流转税的课税对象及征收范围155

二、流转税的计税依据及税率156

三、流转税制类型157

四、流转税的特点160

五、我国的流转税制161

第三节 所得税制162

一、所得税的类型162

二、所得税税基、税率及征收方法165

三、所得税的特点167

四、我国的所得税制168

第四节 财产税与其他税收169

一、财产税169

二、资源课税171

三、行为课税172

第五节 税收征收管理174

一、税务登记制度175

二、账簿、凭证管理制度175

三、纳税申报制度175

四、税款征收制度176

五、税务检查制度176

六、税收法律责任177

七、关税管理177

第六节 现行税收制度的改革完善178

一、现行税制存在的主要问题178

二、税制改革的总体设想179

三、改革完善税制的具体措施181

第八章 政府非税收入185

第一节 政府非税收入概述185

一、政府非税收入的概念185

二、政府非税收入存在的必要性186

三、政府非税收入的基本特征188

第二节 我国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情况189

一、政府非税收入的历史沿革190

二、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政策和制度191

三、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现状195

四、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198

第三节 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200

一、实施分类规范管理200

二、合理确立分级管理权限202

三、建立和完善非税收入管理制度203

第九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205

第一节 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基本理论205

一、政府间财政关系概述205

二、政府间支出的划分207

三、政府间收入的划分209

四、政府间转移支付213

第二节 我国财政管理体制215

一、财政管理体制历史沿革215

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及其完善216

三、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220

第三节 现行政府间财政关系评价223

一、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成效223

二、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224

三、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思考226

下篇231

第十章 部门预算231

第一节 部门预算概述231

一、国家预算与部门预算231

二、部门预算的基本功能233

三、部门预算的基本特征235

第二节 部门预算编制236

一、部门预算编制原则236

二、部门收入预算编制238

三、部门基本支出预算编制239

四、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编制241

第三节 部门预算改革实践244

一、部门预算改革的由来244

二、部门预算改革现状244

三、深化部门预算改革247

第四节 预算绩效考评249

一、预算绩效考评内涵249

二、预算绩效考评方法249

三、预算绩效考评指标体系250

四、推进预算绩效考评改革252

第十一章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254

第一节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概述254

一、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概念254

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功能定位254

三、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基本特征与主要内容255

第二节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状况258

一、实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背景258

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258

三、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进展及成效263

第三节 继续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267

一、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267

二、深化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268

三、继续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269

第十二章 政府采购制度272

第一节 政府采购制度概述272

一、政府采购概念272

二、政府采购制度功能274

三、政府采购制度特征276

第二节 我国政府采购制度276

一、实施政府采购制度的背景276

二、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278

三、政府采购机构设置283

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进展及成效286

第三节 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制度288

一、政府采购中存在的问题288

二、完善政府采购制度的总体思路289

三、政府采购制度改革重点289

第十三章 政府债务管理292

第一节 政府债务概述292

一、政府债务的性质292

二、政府债务的分类294

三、政府债务管理295

四、政府债务规模297

第二节 政府债务的经济效应300

一、李嘉图等价定理300

二、政府债务的财政效应302

三、政府债务的金融效应303

四、政府债务的宏观经济效应304

第三节 我国国债管理305

一、我国国债发展历程305

二、我国国债管理现状309

三、完善我国国债管理的设想310

第四节 防范和控制财政风险311

一、财政风险的概念311

二、我国国债风险分析312

三、防范和控制债务风险317

第十四章 财政政策321

第一节 财政政策理论321

一、财政政策目标321

二、财政政策调控机理322

三、财政政策调控方式324

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327

第二节 适度从紧财政政策实践330

一、适度从紧财政政策背景330

二、适度从紧财政政策措施331

三、适度从紧财政政策成效334

第三节 积极财政政策实践335

一、积极财政政策背景335

二、积极财政政策措施336

三、积极财政政策成效338

第四节 稳健财政政策实践341

一、稳健财政政策背景342

二、稳健财政政策的主要措施及成效344

三、继续实施稳健财政政策349

第五节 财政政策实践的基本经验351

一、调控方式由直接向间接转变351

二、调控工具由单一向多元转变352

三、由被动应急型向预期主动型转变352

四、注重相机抉择353

五、调控与促进发展和推进改革相统一353

第十五章 会计制度355

第一节 会计基本原理355

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355

二、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356

三、会计要素及其确认计量357

第二节 会计核算制度359

一、企业会计核算制度的沿革360

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364

三、行政事业单位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365

四、企业财务报表366

第三节 内部控制制度371

一、内部控制的概念371

二、内部控制的要素371

三、内部控制的措施372

四、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建设基本目标375

第十六章 会计管理376

第一节 会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管理制度376

一、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制度376

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制度377

三、总会计师管理制度378

四、注册会计师制度379

第二节 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383

一、加强事务所内部治理的必要性383

二、事务所内部治理的目标和基本原则384

三、事务所内部治理规范体系建设总体思路385

四、事务所内部治理的主要内容386

第三节 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388

一、审计概述388

二、审计准则体系的发展及构成390

三、审计准则的主要内容393

第四节 会计管理改革设想398

一、会计管理改革的指导思想398

二、会计管理改革的主要内容398

三、会计管理改革的国际化目标401

第十七章 财政监督403

第一节 财政监督概述403

一、财政监督的内涵与作用403

二、财政监督的内容与方式406

三、财政监督的依据与规则408

第二节 财政监督实践410

一、财政监督工作的发展历程410

二、财政监督中面临的问题413

三、完善财政监督415

第三节 内部监督417

一、建立内部监督的必要性417

二、推进内部监督的主要内容418

三、进一步加强内部监督419

第十八章 国际财经合作422

第一节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财政422

一、开放经济对财政政策的影响422

二、公共财政职能在开放经济中的拓展424

三、财政在国际财经合作中的积极作用426

第二节 我国国际财经合作428

一、与国际金融组织的合作428

二、多边国际财经合作430

三、双边国际财经合作432

第三节 国际财政政策协调435

一、国际财政政策协调的概念与内容435

二、我国参与国际财政政策协调的目标与原则440

三、我国参与国际财政政策协调的基本思路443

后记446

热门推荐